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花蓮瑞二分會《佛法真義》主題論壇 我是佛的承擔
2020-10-21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瑞穗第二分會10月18日上午於瑞穗佛光緣舉辦《佛法真義》主題論壇,以「我是佛的承擔」為主題,邀請吉安第三分會會長暨宣講員楊璽樺主持,月光寺如進法師、何佩慈會員及余瑞琴會員與談,讓40多位聆聽的信眾更理解佛法真正的意義。
開場時,楊璽樺問大眾:「佛教靠誰?有佛法就有什麼?」精進的瑞穗佛光人,都能大聲的回應,佛教靠我,有佛法就有辦法,接著說明人間佛教是佛說的、人要的,善美的及淨化的。佛法真義307個主題帶給我們正知見。
何佩慈分享「佛陀在哪裡?」大師從12歲出家每天早晚禮拜佛陀,希望佛陀現身給他看一下,用心體會佛陀住世時的言行舉止,寫了《釋迦牟尼佛傳》,甚至走訪佛陀遺跡等等,依舊沒看到佛陀。後來不再去找尋佛陀,也不再問佛陀在哪裡?感覺到佛陀就在他身邊。原來當大師心中有佛時,佛陀就與大師同在,大師慈悲的愛,看到怯弱的眾生,給予佛法,教導直下承擔,我是佛。只要敢承擔我是佛,夫妻不吵架,戒除抽煙喝酒等習性,人生就會不一樣。
接著表示自己也追尋觀世音菩薩長達30多年,分三階段,從每天念觀音菩薩聖號千遍至萬遍,祈求觀世音菩薩,救苦救難解救法界眾生,一段時間後自覺慚愧,自己只坐著諷誦,要救苦救難,要做好事,應該自己去做。之後,發願自己要成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,念拜一段時間後,發現自己受限於時間、空間、金錢、經歷,以及因緣不具足,無法幫助別人,甚至覺得救不了自己,怎麼去救別人,何況道德沒別人高,修行沒比別人好,深覺無能力,自覺慚愧。然後,慚愧和懺悔,希望提升欠缺能力成為救苦救難的菩薩,也祈求觀世音菩薩讓法界眾生善緣成就,讓眾生有機會接觸佛教,皈依三寶,自修自證遠離煩惱,自理、自救、自我解脫。
何佩慈說當自己承擔我是佛,就不敢去做壞事,還會積極去做好事,就能達到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的境界,這是佛法的真諦。也表示,大師的我是佛,是她一生要奉行,且是修行的最高境界。
余瑞琴分享「佛陀會生氣嗎?」,佛陀因弟子羅睺羅說謊捉弄人,恨鐵不成鋼,産生氣憤,恨鐵不成鋼,用智慧的方法提醒對方提起正念,從內心感到慚愧並改變行為。
余瑞琴從事美容業30年,深覺教一個人很難,從他完全不會到能上手,必須深具慈悲與愛心。10年前朋友帶女兒來託她教導,學徒資質不佳也會說謊,無形中得罪不少顧客,甚至有天發現學徒做出可怕害人的行為,多次請朋友來接回女兒,朋友下跪哀求,心慈的她繼續教導,有一天,學徒說要結婚了,她感到開心,更讓她有成就感的是,學徒學到專長也開店了。她體悟只要有信心、耐心、用心、細心、貼心等,就讓事情圓滿順利。深覺心中有佛,隨時都能平安如意。
如進法師強調,所謂皈依三寶,不是拜師父,最後要皈依自己本性。要自我期許,要做到三好,甚至做到佛陀法要八正道的正行、正語、正念,提醒皈依三寶後,一定要做到三好人家,實行三好運動,才算是真正了解皈依三寶的意義。
如進法師說,佛教徒一定要皈依,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。是讓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,是學佛的根本,是學佛的第一步,也是備成佛覺的開始。大師說佛是光,黑暗中有光明照亮,就不會恐慌。法是法水,可洗滌我們心性。僧是田,有田耕作,才能續佛慧命。
「滔滔苦海中,三寶為舟航」,法師分享當年因時常在極樂寺看佛經做義工,後來皈依、受五戒、菩薩戒後,積極要行菩薩道,把握當下,進佛學院,隨順因緣出家。
法師開示,皈依三寶後,要自我承擔,續佛慧命,讓佛教法輪常轉,是非常重要的儀式。皈依後認真對待自己的自性三寶:我是佛,所有善行要執行;我是法,三藏十二部經典,包含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要去了解吸收,增長佛學知識;我是僧,佛光山僧眾及佛光會會員是續佛慧命的僧眾。皈依三寶後,現生平安快樂,回歸三寶,要常去道場,給自己方向。
開場時,楊璽樺問大眾:「佛教靠誰?有佛法就有什麼?」精進的瑞穗佛光人,都能大聲的回應,佛教靠我,有佛法就有辦法,接著說明人間佛教是佛說的、人要的,善美的及淨化的。佛法真義307個主題帶給我們正知見。
何佩慈分享「佛陀在哪裡?」大師從12歲出家每天早晚禮拜佛陀,希望佛陀現身給他看一下,用心體會佛陀住世時的言行舉止,寫了《釋迦牟尼佛傳》,甚至走訪佛陀遺跡等等,依舊沒看到佛陀。後來不再去找尋佛陀,也不再問佛陀在哪裡?感覺到佛陀就在他身邊。原來當大師心中有佛時,佛陀就與大師同在,大師慈悲的愛,看到怯弱的眾生,給予佛法,教導直下承擔,我是佛。只要敢承擔我是佛,夫妻不吵架,戒除抽煙喝酒等習性,人生就會不一樣。
接著表示自己也追尋觀世音菩薩長達30多年,分三階段,從每天念觀音菩薩聖號千遍至萬遍,祈求觀世音菩薩,救苦救難解救法界眾生,一段時間後自覺慚愧,自己只坐著諷誦,要救苦救難,要做好事,應該自己去做。之後,發願自己要成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,念拜一段時間後,發現自己受限於時間、空間、金錢、經歷,以及因緣不具足,無法幫助別人,甚至覺得救不了自己,怎麼去救別人,何況道德沒別人高,修行沒比別人好,深覺無能力,自覺慚愧。然後,慚愧和懺悔,希望提升欠缺能力成為救苦救難的菩薩,也祈求觀世音菩薩讓法界眾生善緣成就,讓眾生有機會接觸佛教,皈依三寶,自修自證遠離煩惱,自理、自救、自我解脫。
何佩慈說當自己承擔我是佛,就不敢去做壞事,還會積極去做好事,就能達到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的境界,這是佛法的真諦。也表示,大師的我是佛,是她一生要奉行,且是修行的最高境界。
余瑞琴分享「佛陀會生氣嗎?」,佛陀因弟子羅睺羅說謊捉弄人,恨鐵不成鋼,産生氣憤,恨鐵不成鋼,用智慧的方法提醒對方提起正念,從內心感到慚愧並改變行為。
余瑞琴從事美容業30年,深覺教一個人很難,從他完全不會到能上手,必須深具慈悲與愛心。10年前朋友帶女兒來託她教導,學徒資質不佳也會說謊,無形中得罪不少顧客,甚至有天發現學徒做出可怕害人的行為,多次請朋友來接回女兒,朋友下跪哀求,心慈的她繼續教導,有一天,學徒說要結婚了,她感到開心,更讓她有成就感的是,學徒學到專長也開店了。她體悟只要有信心、耐心、用心、細心、貼心等,就讓事情圓滿順利。深覺心中有佛,隨時都能平安如意。
如進法師強調,所謂皈依三寶,不是拜師父,最後要皈依自己本性。要自我期許,要做到三好,甚至做到佛陀法要八正道的正行、正語、正念,提醒皈依三寶後,一定要做到三好人家,實行三好運動,才算是真正了解皈依三寶的意義。
如進法師說,佛教徒一定要皈依,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。是讓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,是學佛的根本,是學佛的第一步,也是備成佛覺的開始。大師說佛是光,黑暗中有光明照亮,就不會恐慌。法是法水,可洗滌我們心性。僧是田,有田耕作,才能續佛慧命。
「滔滔苦海中,三寶為舟航」,法師分享當年因時常在極樂寺看佛經做義工,後來皈依、受五戒、菩薩戒後,積極要行菩薩道,把握當下,進佛學院,隨順因緣出家。
法師開示,皈依三寶後,要自我承擔,續佛慧命,讓佛教法輪常轉,是非常重要的儀式。皈依後認真對待自己的自性三寶:我是佛,所有善行要執行;我是法,三藏十二部經典,包含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要去了解吸收,增長佛學知識;我是僧,佛光山僧眾及佛光會會員是續佛慧命的僧眾。皈依三寶後,現生平安快樂,回歸三寶,要常去道場,給自己方向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